第19页
关于类型不匹配的两个对比案例:
(1)
foo(const char **p) {} main(int argc, char ** argv){ foo(arvg); }(2)
char *cp; const char *ccp; ccp = cp;例子(1)将提示警告“参数与原型不匹配”,例子(2)却是合法的。问题的症结在于“左边指针所指向的类型必须具有右边指针所指向类型的全部限定词”。按照这个规则,例子(2)因此是合法的。但例子(1)仍然不合法,因为指针p指向的是 const char*, 指针argv指向的是char*,这是两个不同的指针类型。
第23页
*关于隐式转换的规则
ANSI C标准中,隐式转换可以通俗地表述为:
当执行算术运算时,操作数的类型如果不同,就会发生转换。数据类型一般朝着浮点精度更高,长度更长的方向转换,整型数如果转换为signed 不会丢失信息,就转换为signed,否则转换为unsigned。
对于隐式转换,K&R C则采用无符号优先原则,就是当一个无符号类型与int或更小的整型混合使用时,结果类型是无符号类型。
当然,现在的编译器一般都是符合ANSI C 标准的。下面的code,对于ANSI C 和 K&R C编译器中运行结果是不一样的。
main(){ if(-1 < (unsigned char) 1) printf("-1 is less than (unsigned char)1 : ANSI semantics "); else printf("-1 NOT less than (unsigned char) 1: K&R semantics "); }-1的位模式是一样的,但是在K&R C 中,编译器将其解释为无符号数,也就是变成正数,所以“NOT less”。
那么,下面这段代码有问题么?
int array[] = {23,34,12,17,204,99,16}; #define TOTAL_ELEMENTS (sizeof(array)/sizeof(array[0])) main(){ int d = -1,x; /*...*/ if(d <= TOTAL_ELEMENTS - 2) x = array[d+1]; /*...*/ }
第30页
* switch 语句的误区
在这个位置上(指的是switch的左花括号之后)声明一些变量会被编译器很自然地接受,尽管在switch语句中为这些变量加上初始值是没有什么用处的,因为它绝不会被执行——语句从匹配表达式的case开始执行。
考虑下面这段代码:
int main(int argc, char *argv[]) { switch(4){ int i = 3; case 1: printf("1\n");break; case 2: printf("2\n");break; case 3: printf("3\n");break; case 4: printf("4 %d\n",i);break; default: printf("default\n");break; } return 0; }程序将输出“4 0”(在我的机器上是输出0,实际上可能是任意值)。原因就在于switch语句直接跳到匹配位置的case处开始执行,所有的初始化并不会被执行。变量i是有定义的,i的可见范围为switch语句块,变量的声明是在编译期就可见,而初始化要等到运行时。可以说case语句就相当于goto。
另外要注意的是,上面的代码在g++编译是会出错的。c++ 与 c 的switch 语句不同?
第38页
*运算符优先级和求值顺序
书中讲了一个小八卦,关于& 和 && 的。Dennis Ritchie 发帖说在以前 & 不只是位操作符,而且承担逻辑操作符&&的作用(&&还没出生)。后来为了区分位操作符和逻辑操作符,重新加入了&&。因为已大量存在类似于 if(a == b & c == d)这样的表达式,由于这个“历史原因”,&的运算符优先级低于关系运算符。
优先级只是定义不同优先级间的计算顺序,但同一运算符内的多个操作数的计算顺序C是没有规定的(除了&&, ||, ?: 和,外)。类似的,C也没有指定函数各参数的求值顺序。
x = f() + g()*h()上面的代码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乘法会在加法之前执行。但是操作数f(),g(),h()会以什么顺序执行并没有规定,可能f()会在乘法之前调用也可能在乘法之后调用,也可能在g()和h()之间调用。
类似地,
printf("%d %d\n",++n,power(2,n));也认为上面代码是一种不良风格的代码,因为在不同的编译器中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。
2012-06-20 22:03:14 回应
第46页
* maximal munch strategy(最大一口策略)
这个策略表示如果下一个标记有超过一种的解释方案,编译器将选取能组成最长字符序列的方案。所以,
z = y+++x;将被理解为,而且只能被理解为
z = y++ + x;但这种策略也会再次让人迷糊,比如,
z = y+++++x;按照ANSI C 的策略,将被解析为,
z = y++ ++ +x;所以会编译错误。虽然当理解做 z = y++ + ++x 时貌似是可行的,但按照策略,编译器并不会这么理解。
还有一个很鸡贼的错误。还能发现的出来的么?
ratio = *x/*y;2012-06-20 22:27:47 回应
第117页
* 运行时数据结构
可执行文件a.out有三个段:文本段(text),数据段(data),bss段(bss)。text段为可执行文件的指令,data段保存初始化后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。bss段这个名字原意是“Block Started By Symbol"的缩写,不知所云。有人更喜欢把它解释为“Better Save Space", 这更能体现bss的作用,它保存没有初始化的全局变量或静态变量。实际上它只是记录运行时所需要的bss段的大小记录,bss段(不像其他段)并不占据目标文件(就是a.out)的任何空间。当可执行文件由loader载入内存时,再按照bss段的记录申请空间。
譬如声明 int arr[1000] ; 的全局变量, bss段将增加 4000 Byte, a.out的大小并不会因此增加 4000 Byte。但如果声明的是初始化过的变量, int arr[1000] = {100}; (实验了一下,初始化为0效果跟没初始化一样), 则 bss段没有变化, data 段将增加4000 Byte, 另外 a.out 也会增加4000 Byte,说明data段是占用a.out的空间的。可以用 size 命令查看每个段的大小。
局部变量并不进入a.out,它们在运行时创建。
* 堆栈段(p122)
除了递归调用之外,堆栈并非必需。因为在编译时可以知道局部变量、参数和返回地址所需空间的固定大小,并可以将它们分配于bss段。BASIC,COBOL和FORTRAN的早期编译器并不允许函数的递归调用,所以它们在运行时并不需要动态的堆栈。允许递归调用意味着必须找到一种方法,在同一时刻允许局部变量的多个实例存在,但只有最近被创建的那个才能被访问,这很像栈的经典定义。
2012-06-23 11:06:58 回应
第170页
* 根据位模式构筑图形
在C语言中,典型的16x16的黑白图形可能如下:
static unsigned short stopwatch[] = { 0x07C6, 0x1FF7, 0x383B, 0x600C, 0xC006, 0xC006, 0xDF06, 0xC106, 0xC106, 0x610C, 0x610C, 0x3838, 0x1FF0, 0x07C0, 0x0000 };正如所看到的那样,这些C语言常量并未提供有关图形实际模样的任何线索。这里有一个惊人的#define 定义的优雅集合,运行程序建立常量使它们看上去像是屏幕上的图形。
#define X )*2+1 #define _ )*2 #define s ((((((((((((((((0 /* 用于建立16位宽的图形 */ static unsigned short stopwatch[] = { s _ _ _ _ _ X X X X X _ _ _ X X _, s _ _ _ X X X X X X X X X _ X X X, s _ _ X X X _ _ _ _ _ X X X _ X X, s _ X X _ _ _ _ _ _ _ _ _ X X _ _, s _ X X _ _ _ _ _ _ _ _ _ X X _ _, s X X _ _ _ _ _ _ _ _ _ _ _ X X _, s X X _ _ _ _ _ _ _ _ _ _ _ X X _, s X X _ X X X X X _ _ _ _ _ X X _, s X X _ _ _ _ _ X _ _ _ _ _ X X _, s X X _ _ _ _ _ X _ _ _ _ _ X X _, s _ X _ _ _ _ _ X _ _ _ _ X X _ _, s _ X _ _ _ _ _ X _ _ _ _ X X _ _, s _ _ X X X _ _ X _ _ X X X _ _ _, s _ _ _ X X X X X X X X X _ _ _ _, s _ _ _ _ _ X X X X X _ _ _ _ _ _, s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, };千万不要忘了在绘图结束后清除这些宏定义,否则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烦。
2012-06-23 21:23:28 回应
第172页
* 整型提升
在C语言中,字符常量的类型为int 型。所以对于
printf("%d",sizeof 'A');
输出为4,不应该感到诧异。
但下面的语句有所不同:
char a = 'A'; char b = 'B'; printf ( " the size of the result of a+b :%d " ,sizeof( a+b) );输出的结果也是 4(或许之前会认为应该输出1)。
这是由于发生了整型提升。两个操作数都不是三种浮点类型之一,它们一定是某种整值类型。在确定共同的目标提升类型之前,编译器将在所有小于int的整值类型上施加一个被称为整型提升(integral promotion)的过程。整型提升就是char、short int和位段类型(无论signed或unsigned)以及枚举类型将被提升为int, 前提是int 能够完整地容纳原先的数据,否则将被转换为unsigned int。wchar_t和枚举类型被提升为能够表示其底层类型(underlying type)所有值的最小整数类型。 一旦整型提升执行完毕,类型比较就又一次开始,也就是普通的算术类型转换。这在之前笔记有介绍过。
但是下面这个语句又会让人困惑:
char a = 'A'; char b = 'B'; printf ( " the size of the result of a++ :%d " ,sizeof( a++) );或许你会认为,按照整型提升输出为4. 但实际上输出为 1。原因不详。
2012-06-23 22:55:21 回应
第281页
* 判断一个变量是有符号数还是无符号数
宏参数是个变量值时,大概可以这么做:
#define ISUNSIGNED(a) (a >=0 && ~a >= 0)如果宏参数是类型时,可以这么做:
#define ISUNSIGNED(type) ((type)0 - 1 > 0)其实,前一个代码由于整型提升的存在,并不能正常工作,比如 unsigned short us = 1 ,对us进行测试时就会得到错误答案。
我没有想出来怎么办,搜了一下,下面的代码可以工作:
#define ISUNSIGNED(a) ( a >= 0 && (a=~a,a >= 0? (a=~a,1):(a=~a,0)))而对于第二个代码,我也觉得书上写得似乎有点不对,原因也在于整型提升,可以改为
#define ISUNSIGNED(type) ((type)- 1 > 0)你认为呢?
* 从文件中随机提取一个字符串
只能顺序遍历文件,并且不能使用表格来存储所有字符串的偏移位置。书中给了一NB的方法。
2012-06-26 14:38:33 回应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